2024年,在國內國際低碳發展、能源變革等戰略推動下,光伏產業仍將保持良好增長態勢,技術迭代速度進一步加快,同時供需變化導致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上升,落后產能及競爭力不足的產能將快速出清。
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國內國際對于發展可再生能源達成進一步共識,展望2024年,光伏產業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國內外市場加速擴大,拉動產業規模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24年,根據中美兩國在2023年11月15日達成的《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按照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增至三倍計算,未來8年全球光伏市場的年均規模將在500GW左右,我國光伏市場預計在220GW左右;如按兩國努力保持1.5℃可實現,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測算,未來8年全球光伏年新增市場規模可達到700GW。預計2024年全球和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將分別達到200GW和420GW左右,國內光伏制造業及出口規模仍將維持30%以上的增長勢頭。
n型高效電池組件市占率快速提升,不同電池技術多元化發展。2024年,隨著n型電池規劃產能的逐步放量,以及下游對于n型電池的市場需求拉動,n型電池的市場占比將快速提升,由2023年的接近25%提升到50%,至2025年將迅速提升至80%,成為電池技術的主流。伴隨著電池轉換效率的逐步提升、矩形片技術的采用及其他先進封裝技術,最高量產組件功率將超過700W。同時,不同n型電池技術競相發展。性價比更具優勢,可實現戶用、工商業分布式和地面電站應用場景全覆蓋的TOPCon電池成為企業爭先布局的路線,將占到n型電池總產量的84%;HJT電池也有專業化廠商積極布局,并發布較大擴產規劃,預計2024年在n型電池產量中的占比達到12%;BC電池受益于隆基和愛旭的大力推動,其現有及規劃產能將超過55GW,預計2024年在n型電池產量中占比達到4%。
制造端將出現洗牌,應用端涌現出更多市場參與主體。2024年,制造端的新增先進產能和老產能共存必然帶來價格戰,預計光伏產品價格將維持低位運行,但同時也意味著落后產能和競爭力不足的產能將快速出清。先進技術,以TOPCon電池為例,企業需要對十幾道復雜工藝進行整合及在關鍵工藝技術上持續改進迭代,最終達到轉換效率、良率及非硅成本各項指標的均衡,這需要電池廠商在技術研發、生產和管理經驗方面的深厚積淀??缃邕M入的新玩家缺乏技術儲備,產能落地、爬坡到量產存在較多變數,在這一輪波動中被淘汰的概率較大,頭部企業也會利用技術優勢拉開與二三線企業之間的差距。此外,在供應鏈價格顯著下滑后,現階段許多廠家的利潤空間已所剩無幾,目前已有部分新產能計劃被取消。預計2024年將有更多擴產計劃取消的情況發生。在應用端,除了傳統的五大四小電力央企之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煤集團等傳統能源央企開始強勢進入光伏電站開發,而油氣公司在太陽能資源、電力消納、多能融合、集成應用等方面優勢明顯,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此外,各地也開始組建省級新能源集團積極推進,增加了光伏市場開發競爭格局的變量。
集中式電站開發逐步西移,戶用電站開發逐步南移。2024年,在集中式光伏領域,隨著國土、林草、水面等多項光伏項目用地政策逐步收緊,山地、林地、草地、農用地較多的中東部和西南部地區用于大型集中式光伏電站的開發用地更為稀缺。加之土地租金也在飆漲,中東部地區地面電站開發將愈加困難,地面光伏電站的建設仍將逐步西移。在戶用光伏領域,隨著戶用光伏規模的快速提升,傳統戶用光伏大省,如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已出現變壓器容量不足以支撐更多戶用光伏接入而暫停備案的現象。戶用光伏市場逐步向南部轉移,江蘇、安徽、江西、湖南、山西、海南、廣東、福建、湖北等中部和南部地區的增長更為顯著。
海外光伏制造產能的擴張速度加快,但落地有待觀察。據不完全統計,到2024年年底海外組件產能相對2023年年初將至少成長約78%至270GW,將改變以往中國組件幾乎獨占市場的競爭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資本投入金額、技術難度等各項產業進入壁壘,目前海外擴產計劃高度集中于組件環節,電池有少量擴產計劃,但相比組件而言仍有不足,上游硅料、硅片則占少數。對于這些新進入的電池、組件廠而言,短期的二至三年內仍難以完全擺脫對于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且受當地成本、審批流程、政策等影響,產能落地時間仍待觀察。據SEIA(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的2023年8月報告,目前,美國光伏新建或擴建產能主要以宣稱為主,僅有少部分光伏組件和極少數的逆變器產能投入建設。
面臨四大挑戰
在我國光伏產業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仍需警惕由于技術迭代造成的產品質量、組件功率虛標等問題,貿易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光伏發電非技術成本未有效下降,而經濟收益的不確定性則在提升。
產品質量問題重又浮出水面。隨意發布電池效率、組件功率虛標等問題需加以重視。隨著光伏技術的迭代升級,因為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而引起的產品可靠性問題有所增多。組件端,隨著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由于技術及標準的不統一,導致功率虛標亂象有所抬頭。根據中國計量院的調研,第三方機構對組件功率數據標定的虛高值最高達14W。
貿易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主要體現在個別國家持續強化原有貿易壁壘和建立新的貿易壁壘。
光伏發電非技術成本未有效下降。雖然晶硅組件整體價格下降較為明顯,但行業內下游光伏電站開發建設的非技術成本依然保持較高水平,組件降價的紅利在一定程度上并未有效轉化為項目收益率的上升。以強制配儲、強制產業配套、土地租金高昂、外送線路電網回購進度滯后等為代表的新老問題并未得到有效解決,且部分問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其中以強制配儲問題最為顯著。
光伏發電項目的經濟收益不確定性在提升。一是隨著新能源裝機占比的快速提高,光伏發電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比例在快速提升。二是煤電容量電價支出可能提升光伏發電成本。三是光伏高峰發電時段被調整到電價低谷時段,對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影響巨大。
充分發揮市場的促進作用
基于當前光伏產業的形勢和面臨的挑戰,課題組提出強化行業監管與自律、加強貿易應對工作、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優化光伏發電發展環境等對策建議。
強化行業監管與自律。加強實證能力建設,引導企業以質量為先,通過反復實證驗證新技術、新材料應用的可靠性。進一步加強監管力度,加大對于組件功率虛高標定的打擊力度。結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的實施,將產品質量、組件功率標定問題作為是否列入名單的重要參考。呼吁行業內企業把關注點聚焦到技術創新、降本增效上,不受短期利益誘惑,堅持長期主義;第三方檢測機構應堅持職業操守。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組織簽訂行業自律公約,引導行業自律發展。
加強貿易應對工作。建議由商務、工信、外交等相關部門牽頭成立專班等,制定相關預案,在政府層面形成合力,加強與世界各國政府層面的溝通協調,利用中國在全球性機構中的話語權施加影響,避免其他國家或機構跟進。
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指導企業積極疏解部分產能至東南亞等中立國家,通過逐步提高本地供應商占比等方式加強產業利益綁定,增強我國產業的話語權。
優化光伏發電發展環境。完善光伏用地政策,進一步明確耕地、林地、水面等光伏復合項目用地標準。遵循全國統一市場建設原則,加大對分布式光伏市場壟斷、光伏建設產業配套方面的監管,降低項目建設的成本。繼續擴大國內市場,解決市場發展中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包括促進光伏發電消納、完善儲能商業模式和市場機制、開放分布式光伏發電“隔墻售電”等,充分發揮市場對光伏制造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加強對光伏發電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培訓,培育服務發電企業的新興業態和模式,優化政策,充分體現光伏發電的綠色附加價值屬性。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報)